公信力,这是一个看不见却摸得着的东西,这是一种信任,是公众集体形成出来的一种信任意识。凝聚了千千万万的民意在里面,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一旦丧失的话那也就离垮台不远了,而历史之中曾经纵横万里,拥有4亿人口和几十个藩属国的大清国就是在公信力崩塌之后没有几年就直接肢解灭亡了。
满清建立之初是从进入到山海关开始,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相信后金女真政权,因为他们入关从来都是扮演的强盗角色,他们总是杀人放火,抢夺财宝之后就如同一阵风一样离开中国内地城市,而留下的则是遍地创伤,中原百姓死伤数十万,流离失所数百万之多,这样的后金女真完全就是野蛮未开化的状态,当然不会有人愿意相信,也在大明朝境内没有丝毫的公信力。
后来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打进了北京城,而吴三桂则是联合满清掌权摄政王多尔衮共同击打李自成,想要做满清的奴才而不愿意臣服李自成,这段历史不用多说,李自成在一片石之战大败被迫推往陕西。这个时候考验多尔衮的时候到了,如果他不能及时的建立对民众的公信力的话,那他的大清在中原是立不住的。
当时有无数汉人包衣献出计策来帮助多尔衮等满洲皇族实现对中原大地的统治。其中以汉人范文程和洪承畴为最,他们二人建议多尔衮不能完全推崇武力,不能用武功压服中原,中原豪杰众多,一味的武力是压不服中国人的,只有只取,通过忽悠的方式先建立公信力,等到大清国政权稳固之后再对内杀戮清洗豪杰智士,然后实行愚民政策,这样方可保证大清江山万年不移。
取得中原民众公信力的方法其实说起来是具有极大反差味道在里面的,那就是“尊明朝正统”。以明朝为正统王朝,并且自诩为大明王朝的继承者,而不是像流寇李自成那样过早的暴露自己的意图,这样可以收取北方中原百姓的心,然后再以为崇祯皇帝报仇戴孝的名义消灭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和南明合作的基础,并且双方确定了共同的敌人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大清立国以来就赢得了中原北方数千万人心,建立起来了稳固的公信力。
那么满清的公信力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问题的呢?是从两次鸦片战争之中开始出现问题的,两次对外鸦片战争,无论是满洲将军还是文臣总督,到地方上第一时间都是屠戮自己的老百姓,美其名曰说是除掉汉奸,但其实就是无能的表现,对内残暴不仁,肆意掠杀自己的子民,而在对外战事上无能懦弱,给外国人割地赔款眼睛都不眨一下,从这个时候开始满清公信力开始下降,大家开始知道这个朝廷的丑恶卖国嘴脸。
到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满清公信力出现第三次大面积的崩塌,当时国家民族的意识尚未建立,百姓还分不清到底谁才是自己的敌人,外敌和内敌到底如何区分,优先对外还是安内是当时留下的最大历史问题,但一些百姓在受尽了满清旗人特权压榨的时候,在日本人打到辽南的时候反戈一击,做了带路党,就算是帮助了日寇也要杀掉这些曾经欺压自己的旗人复仇。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开始觉醒,从前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做官之后只是想成为满清皇室一名合格的奴才,对上极度谄媚,对下极尽剥削压榨。但甲午之后读书人的意识开始觉醒,满清皇室的不作为,慈禧太后的自私自利都让这个国家受尽了欺辱,他们只想保住自己那可怜的统治权,根本看不到数亿中国人正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大清国公信力一天不如一天。
到1900年中国农历纪年庚子事变,也就是历史之中让无数国人伤心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时候,这是大清国公信力完全崩塌时候的见证,这个时候的人民已经完全不站在满清这一边了,满清不爱国不保护这个大家共同生存的国家,那人民就自己组建义和团抗击外敌,为民族生存赢得一丝的空间。
在外国人攻占京城的时候,无数的百姓开始成为了带路党,他们为八国联军提供了民夫,为他们提供了路线指引,势必要将这个压迫在自己头上的封建反动集团慈禧等一干人马打下来。而南方的汉族地主阶级以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为首建立起来了东南互保联盟,绝对不会跟已经失去公信力的满清高层走到黑,拒绝勤王。
1908年之后最大的封建头头慈禧死亡,底层人对满清寄托了最后一丝希望,要想这个国家还有未来的话,就要废除封建独裁统治,建立起来民主制度,满清嘴巴上答应的好好的,说什么派人出国考察西方政治制度,回国之后建立起来君主立宪制度,但内阁成员名单公示天下之后,举国哗然,原来13名内阁成员之中竟然被塞进去了9名酒囊饭袋一般的八旗子弟,从此之后满清公信力荡然无存,包括曾经大力保皇的梁启超在内都不对满清有丝毫的希望了。
无数人都决定抛弃这个满清政府,通过武力革命运动建立起来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在1911年的时候,保路运动爆发,湖北军力调动到四川镇压出现空虚,这个时候策划已久的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天下云集响应,曾经威名赫赫,镇压中国百姓三百年的大清王朝一夜之间就倒塌了,满清终于灭亡了,中国却没有灭亡,反而是迎来了新生,所谓不废不立不歪外如是,那个不把百姓当回事的满清政府一次次的挥霍公信力,一次次的让百姓失望,他们想永远的骑在人民的头上,但摔下来也是如此的容易。